蓝光的危害
蓝光的问题
世卫组织WHO爱眼协会公布:2006年至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 30000人失明,并在2009年底发出橙色预警:“蓝光、辐射对人类的潜在隐性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SI、HINI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眼”。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一、为什么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会出现疲劳、干涩、刺痛等症状呢?
主要原因是高能短波蓝光
所有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是眼睛自我保护的一种信号,这些信号意味着:眼睛已经受到伤害,需要保护。如果我们忽视这些症状,后果就是视力的进一步损伤,这种损伤通常无药可医。
德国眼科专家李查德•冯克(R.H.W. Funk)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当“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LED灯,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
因此,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阻隔蓝光长时间照射是减少损伤最有效方法,而使用过防蓝光眼镜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点,普通的防辐射眼镜只能过滤紫外线及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不能过滤蓝光。专用防蓝光眼镜不但能够有效的隔离紫外线与辐射而且能够过滤90%以上的蓝光,适合在看电脑或者电视时用,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
二、什么是蓝光
蓝光是波长为400~500nm的高能量可见光。
三、蓝光的危害
1、蓝光将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
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源于2010《America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作用后留下的脂褐质(细胞碎片)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逐渐积累,将造成视网膜对慢性光线照射伤更为敏感。蓝光将加重由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习惯和老年相关性引起的黄斑问题。在长时间的曝光后,视网膜的毒性将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从而加重黄斑区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作用后留下的脂褐质(细胞碎片)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逐渐积累,将造成视网膜对慢性光线照射伤更为敏感。蓝光将加重由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习惯和老年相关性引起的黄斑问题。在长时间的曝光后,视网膜的毒性将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从而加重黄斑区疾病。
一天中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紫外线A、紫外线B和蓝光)光线中,黄斑变性发生的几率增至二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从高曝光到日光照射对眼镜增加的风险,强调在欧洲人群中防护的重要性。Augood,c. et al. age-related maculopathy an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elderly european populations:the eurye study,2004.
正常的黄斑部 经过蓝光(HEV)伤害病变的黄斑部
2、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本身的晶状体会逐渐偏黄。这有助于过滤蓝光。然而,白内障手术后,病人失去了这些天然屏障。蓝光将直达视网膜,进而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严重影响眼底健康。
3、蓝光可已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VDT综合征
蓝光射入眼底经过聚焦后,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这就增大了光线在眼内聚焦的色差距离。而眼内焦点之间的距离是形成视物模糊的主要原因,所以蓝光的射入会加剧色差和视觉模糊度,到时眼部肌肉过度紧张,眼部供血过度紧张,眼部血液供应加强,从而加重疲劳。
4、蓝光可以发眩光
蓝光在莫畅处于400nm-500nm之间具有较高的能量。而能量较高的光线在遇到空气中细小粒子时散射几率较高,蓝光便成了晃眼的主要原因。
5、蓝光能够预知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影响人体生物钟的极速中有一样称作褪黑素,他是有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人体在1.3勒克斯蓝光的照射下,褪黑素的分泌会终止,而我们常用的节能灯,Ipad和电脑、手机等发出蓝光的强度已经接近中午阳光中蓝光的强度,并且里眼镜非常近,这时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及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1.3勒克斯蓝光的照射强度。由于蓝光刺激大脑,抑制褪黑素分泌并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成从而破坏激素分泌平衡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哈弗大学研究表明,如果你临睡前使用ipad,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它们发出的光线足以刺激大脑,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生物钟规律,出现入睡需要时间过长,睡眠过程中多次醒来等失眠症状。人体在晚上九、十点钟开始分泌大量褪黑素,而有了亮光分泌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而这种激素对于抗癌功能也十分重要。
同时,睡不好觉以为着各器官系统都容易出现功能障碍。研究发现,睡觉不足或睡觉质量低的人免疫功能、反应力、记忆力和协调能力明显下降,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抑郁症等疾病的几率增大。
四、蓝光在我们生活都存在哪里
研究显示,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
什麼是藍光?
發表日期: 2016/01/21
要知道如何對抗藍光造成眼睛的傷害,就要先了解藍光到底是什麼?
光線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不可見光顧名思義就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紫外線、紅外線、遠紅外線等。

光線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不可見光顧名思義就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紫外線、紅外線、遠紅外線等。
藍光是可見光中最靠近紫外線光波、能量較強的部分,波長介於380~530nm,波長較短,會提前在視網膜前聚焦,容易造成散射,因此眼睛需更用力聚焦而無法 放鬆,長時間容易導致眼睛視物影像對比及清晰度降低而增加眼睛疲勞。
生活中藍光是無所不在的,LED燈、平版電腦、電視、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都會釋放出藍光,越亮代表藍光越強,但其實3C產品發出的藍光其實不算強烈,戶外光線與LED燈的藍光強度比3C螢幕所發出藍光強更多,但使用3C產品時,眼睛會直視螢幕所發出的藍光,加上使用時數過長,才會造成眼睛慢性傷害。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藍光不會被角膜和水晶體吸收,可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若吸收過多藍光,初期會產生眼睛刺痛、畏光等症狀,眼睛長時間直視3C產品螢幕造成的慢性刺激,使黃斑部發炎、水腫,可能會在黃斑部中央形成隱結,一旦隱結破裂導致出血,將造成中央視力缺損,無法正眼看清楚事物。
長期可能導致水晶體呈白濁狀或造成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嚴重的話看東西會變得模糊扭曲,因此過去好發於老年人的黃斑部病變隨著現代生活的改變、長時間面對 藍光的刺激,年齡層有往下降的趨勢,抗藍光已經成為重要課題!
建議配藍光族群:
*長時間使用3C產品,例如:電腦、電視、智慧型手機...等
根據日本衛生局發表「技術革新發達對於工作影響的實態調查結果」,長時間使用電腦作業的人當中,被影響「眼睛疲勞、疼痛」者高達90.8% *防護勝於治療: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人等視網膜病變的高危險群,應該加強防藍光。
目前大家熟知的濾藍光效果有兩種
1. 染色式鏡片: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報告,染色鏡片可以直接吸收藍光,依染色深淺可防止60~70%藍光,效果較好。 藍光鏡片染色有紅、黃、綠、橘四種底色,染色鏡片難免影響外觀,有些人考量美觀因素,可能會選擇透明的鍍膜抗藍光鏡片;但有黃斑部病變或動過眼底手術的病人,建議配戴防護效果較好的染色鏡片。
2. 鍍膜式鏡片: 鍍膜鏡片外觀是透明的,透過反射阻隔藍光,約可防10~12%藍光,效果沒那麼好,但美觀度、透光率都較染色式鏡片佳。
2. 鍍膜式鏡片: 鍍膜鏡片外觀是透明的,透過反射阻隔藍光,約可防10~12%藍光,效果沒那麼好,但美觀度、透光率都較染色式鏡片佳。
除了配戴抗藍光鏡片,研究發現葉黃素和魚油中的Omega-3可以保護黃斑部感光細胞,是眼睛的防曬劑,可以每天補充。但要持續吃,半年 以後,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就會維持穩定。多吃綠色蔬菜或胡蘿蔔也會有幫助。
LED中的藍光傷眼嗎?
2013-10-04 11:52 [編輯:dennischen]
近年來關於LED燈發光的藍會傷眼的說法流傳,造成有些人不敢使用LED燈。甚至還有媒體將藍光光碟與燈光發出的藍光搞混。究竟LED的藍光是指什麼呢?先從對人體造成的影響說起,藍光對眼睛的危害,取決於人眼接收的藍光總劑量,相同色溫的LED燈和節能燈在安全性是差不多的。
在近期召開的2013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論壇上,與會的專家也有對藍光對眼睛的影響有所討論。「白光LED的原理是藍光LED芯片激發黃色熒光粉轉化後形成白光。藍光危害是指光源的400—500納米藍光波段如果亮度過高,眼睛長時間直視光源後可能引起視網膜的光化學損傷。藍光危害程度取決于人眼在燈光下所累積接收的藍光劑量。」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所長張善端這麼說。
「目前市場上LED燈具常用的技術『藍光芯片+黃色熒光粉』,使LED燈光中藍光的含量相對較高,但這不代表LED燈比其他燈具更傷眼。」張善端說,在他們所做的比對實驗中,相同色溫的LED燈和節能燈的安全性相差無幾。
色溫是評量光源的指標,通常暖光色溫較低,而冷光的色溫較高,色溫提高,藍輻射的比例增咖,藍光也隨之增加。而亮度增加,藍光的比例也增加。一般來說,同樣色溫的日光燈和LED燈可比,只要後者的亮度沒有超過前者的3倍,基本上就沒有危害了。
除了燈泡以外,手機和電腦螢幕也有藍光。中國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主任俞安琪認為,回答LED燈是否有害的問題,就像問太陽光是否一樣,如果你盯著太陽看當然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歐美的LED燈泡會遵循國際照明委員會(IEC)發布的國際標準,但在中國則變成參考的標準,造成中國的LED產品安全堪憂。浙江大學光電信息工程學係教授牟同升說,國際上按照藍光強度已制定出有關藍光的光生物安全標準,並設定可能導致藍光危害的各項數值。比如,將沒有藍光危害的光源產品稱為「零類產品」;將具有較小藍光危害,眼睛不能較長時間直視光源的產品稱為「一類產品」;將具有較大藍光危害的光源稱為「二類產品」。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為零類和一類,如果是二類則被強制性打上「眼睛不能盯著看」標簽。
上海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孫興懷說,對用光安全有特殊要求的群體,如剛出生的嬰兒、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病人、某類高血壓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光敏藥物的人群等,最好只選用“零類”產品。
《普通照明LED與藍光》的白皮書撰寫組專家代表周太明教授說,藍光一定程度上控制著人的生物鐘。藍光刺激會促進我們的身體分泌皮質醇(可的松),使我們精力旺盛地進行工作。而在夜晚,就不宜採用藍光較多的冷色光,最好採用暖色光。
張善端建議,為孩子購買LED臺燈時,應挑選低色溫(2700開爾文左右)的燈具,對人體內褪黑素分泌的影響較小,有利于孩子睡眠;購買室內LED燈具時,盡量選擇有擴散罩或擴散板、不會直接看到芯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