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和与大豆小分子肽》— 记国家级大豆深加工技术研发突出贡献者李荣和教授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是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机构,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研发中心,是国内唯一从事大豆深加工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中心主任李荣和,总工程师姜浩奎。
几年来,在中心大豆科学家李荣和教授,总工程师姜浩奎博士的带领下,中心在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大豆深加工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内外专利几十项,基本囊括了大豆深加工领域所有专利技术。、
姜浩奎博士,大豆中提取的高端保健品益寿宁的发明人,其九项专利技术,以高低温豆粕为原料在一条生产线上连续提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核酸,大豆低聚糖,大豆短肽和大豆浓缩蛋白等多功能因子,该项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是中国大豆提取方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为维护中国大豆产业在国际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大豆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荣和教授
国家级大豆深加工专家
(原)长春大学科技开发中心主任
发明专利权达12项,获得国家与省级政府科技奖励12次,被授予中共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特级劳模,吉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身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退休老专家,却始终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生活上却勤俭朴素,甘守清贫;三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却默默无闻从不炫耀……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在一个人身上合谐地统一起来,这个人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长春大学科技开发中心主任——李荣和 教授。
李荣和教授是勤劳朴实的东北人,黑土地上的大豆和高粱把他养大。196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以其敏锐的视角关注着农作物深加工领域的发展,发现大豆深加工领域蕴藏着巨大价值。他以科研工作者执着和钻研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实验室,埋头搞科研,基本没有休过节假日。他忘我的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他带领的科技开发中心科研团队2010年经学校审计处核准,上交净资产总额1947万元。根据省人事厅计财处调研,在全省事业单位中,“中心”属于人均创国有资产增值高额度单位之一;他个人曾先后荣获7项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8项发明专利授权……
回顾往昔,李荣和教授一直在科研创新与探索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前行。
1994年,他领导的课题组在进行大豆分离蛋白时遇到了困难,一些研究员失去了耐心,工作热情一下子降到了零点,可是,李荣和教授没有泄气,他身先士卒查找问题症结,与大家一同认真分析、总结失败的教训,调整试验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功夫不负苦心人,1997年,课题组利用全部国产化设备,使大豆分离蛋白技术达到了国际标准,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又节省了科研资金。利用此项技术已生产出了大量新产品,如:无糖速溶豆粉、豆奶粉,高蛋白挂面等,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了营养水平,丰富了百姓餐桌。对盛产大豆的东北而言,加工豆油产生的豆渣、豆粕也成为了可加工的主要产品,而且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效益提高了2-5倍,这一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李荣和教授以不懈的努力实践了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
自1994年至今,李荣和教授主持国家、省部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2项,历经多年全部按计划完成任务,并通过了鉴定。尤其是当年在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不到20%的形势下,李荣和教授主持研发的大豆深加工系统工程技术在全国转让生产企业27家,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100%,这在全国范围内也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在日常工作中,李荣和教授既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切切实实维护集体和群众利益,尤其当个人面对金钱和福利的时候,他能全心全意的以事业为重、以科研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前,在全省实行房改时,“中心”为了解决全体成员的购房实际需要,决定从李荣和教授作为发明人的专利转让费中拿出部分奖金,为“中心”在编在岗人员每人发放10万元购房款,这一举措解决了“中心”成员面临的购房困难。当时由于“中心”正在筹建重点试验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李荣和教授又无偿的将本人应得的奖金毅然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多年来,李荣和教授领导研发的科研项目成果有很多被转让创利,按国家规定:“科技成果转让奖励给主要发明人的奖金应不低于净收益额度的50%”,但李荣和教授每次所得分配比例均不超过25%,其余部分都奖给其他有关人员或用于购置中心的房屋、土地、仪器设备等资产。在学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李荣和教授把“中心”的71万平米土地并入了学校校产。多年来为维护该处土地产权,李荣和教授还领导“中心”全体成员与多家觊觎该处土地的部门进行了艰苦复杂的维权斗争,该处土地依法归属我校后,为学校在2006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和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并未使李荣和教授恃功傲物,蜕化变质。相反,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多年以前,省政府拨款批准他更换车辆,当时一直坚持上下班不用公车接送的李荣和教授没有使用进口豪华车,而是按相关的最低标准购买了国产轿车,并且仅仅用于外事接待活动。那段时间,国家科委也曾年年发文,指名要他出国访问,而他始终坚持能不出国则不出国,即使出国也要邀请国出资,否则坚决不去,从而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在日常生活中,优秀的科技成果如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是必然的。多年来,李荣和教授主持研发的科技成果一直是业内“最抢手资源”,他也经常与企业高层进行磋商合作,每年接待企业平均都在50家以上,但是在磋商合作的过程中,他从没去过高档饭店或卡拉OK餐饮场所,始终坚持热情周到而不流于奢华的。简朴原则,可以说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如今,李荣和教授已经退休,但这位老人在科研上却没有丝毫的懈怠。每天他依然以睿智的眼光关注着国际科技领域的新动态,坚守着他无比热爱的科研事业。回首往昔,科研领域数十年的奋斗使得过往的道路都已翠柏苍松,桃李满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