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心惹禍,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 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
五年蹉跎延宕,一朝播出即創收視紀錄,《大盛魁》怎麼做到的? 2017/03/25 來源:影視獨舌 2017年3月7日,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在內蒙古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開播首日,收視率在內蒙古地區就達到4.118,接著日日飈升破五破六,當地眾多媒體爭相報導了這一現象級收視事件。 但最快的報導還是趕不上《大盛魁》收視率的上升速度,3月15日在「315消費者權益日」這個收視熱點中,《大盛魁》收視率破8,達到8.38,接著一路飈升至9.78。當23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中韓對壘來臨,舉國觀球的同時,同時段播出的《大盛魁》並未停止收視飆升的腳步,同國足一起交出滿意答卷,收視率11.014,市場份額30.118,直接跨過10,上升至11,創下了罕見的收視成績。 《大盛魁》是由卾爾多斯控股集團、呼和浩特市政府、內蒙古電視台、玉泉區人民政府、王新民影視工作室等單位共同投資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它並不是一部新戲,從2012年完成製作到如今正式播出,已經過去整整五年。《大盛魁》沉睡五年的原因,在於作品拍攝完成後市場風向發生了轉變,都奔著所謂的商業元素而去。而這部從內涵到鏡頭,再到色彩都相對厚重質樸的作品,在發行上遇到了困難。 但主創團隊表示如今一切都過去了,在屢創新高的收視中已深切感受到觀眾們對這部電視劇的認可。 在內蒙古,《大盛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一位網友寫道,「不能讓假一直占據市場,以劣逐良,我們要看優秀的劇,期待《大盛魁》的播出,曾經以為會成為遺憾,現在這部好劇終於得到重生,也許這就是一個值得欣慰的信號,中國還是有很多人,在認認真真做電視劇。」在電視劇大部分拼小鮮肉、拼美術的今天,一部拼演技、拼故事的正劇,創下了現象級的播出效果,它是怎麼做到的? 《大盛魁》第一部講述了自康熙中期「走西口」拉開帷幕前後,三位赤手空拳的山西漢子在大漠荒原艱難拔涉,九死一生,歷經四十多年的打拚,終於創辦了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故事。在創業過程中他們與蒙、漢、回、滿各民族共同開創出連接歐亞的國際商業大通道「茶葉之路」,譜寫了"一帶一路"上的創業傳奇。 這部劇的總導演王新民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描寫民族商業的電視劇《東方商人》,一舉奪得「飛天」、「金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