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
你知道草原第一商號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dkle37p-8&list=PLdDX68lQpDL30LriXmrdh5y1nTpjUXsyt
貪心惹禍,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
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
大盛魁
https://goo.gl/ydTKaC
貪心惹禍 十分仍不滿足 是人生大病 ~ 一個老師告訴其學經商的學生 若對得出這下聯 身體力行 就可以成為成功的生意人.要不要試試看
大盛魁崛起於清代的內蒙古草原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
為解決西征葛爾丹的清軍後勤給養
康熙帝決定徵調內地大批商賈及民夫隨軍出塞
由此逐步放開了
明清以來統治者長期執行的
對蒙古地區「禁邊」政策
拉開了歷史上「走西口」移民壯舉的序幕
就是這西遷的洪流
催生了中國商業史一個偉大的奇蹟
三個來自社會底層的山西漢子
王相卿、史大學和張杰通
過數十年的艱苦奮鬥
歷經常人難以想像的挫折磨難
以無錢無權無勢的平民身份
融入茫茫草原
創建了「草原第一商號」
大盛魁
電視劇《大盛魁》與呼和浩特市有著深厚的淵源
這裡是草原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早在明清時期
這裡就成為了塞外重要的對外貿易中心
被譽為「草原第一商號」的大盛魁
就是從這裡出發
經過草原絲綢之路
這條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
鑄就了200多年的商業傳奇
上到綢緞
下到蔥蒜
大盛魁的業務範圍很廣
只有想不到的
沒有不涉及的
一個大盛魁,半座歸化城
民間的俗語講述了歷時300多年的商號
大盛魁的繁盛
☂
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活動地區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古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極盛時,幾乎壟斷了蒙古牧區市場,蒙古的王公貴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債務人。1929年,大盛魁歇業。不過,歇業後的大盛魁一直處於半關門狀態,一直到1947年,大盛魁才徹底散夥。
大盛虧極盛時,幾乎壟斷了蒙古牧區市場,蒙古的王公貴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債務人。該商號三年分紅一次,盛時每股分紅可達一萬餘銀兩。
不同於晉商或別的旅蒙商所創辦的字號,大盛魁之所以能夠延續260年,與它特殊的股權結構密不可分。
大盛魁商號是股份制,但它的股本很特殊,除了銀股(又稱財股,是股東投入資金形成的股份,但大盛魁從來不設,故大盛魁始終沒有外部股金加入)、「身股「」(又稱「頂身股」,是對掌柜、夥計實行股權激勵形成的股份。此所謂「出資者為銀股,出力者為身股」)外,還專門另設財神股和狗股。據說,財神股的來歷是:該商號在初創時,營業很不順利,虧損極為嚴重,直到三位創始人相繼去世,仍拿不出現錢來報償他們,而只能用一種被叫做「永遠身股」(或稱「死人股」)的「期貨」來補償。
乾隆末年,清政府把外蒙的稅收包給了大盛魁;道光年間,外蒙的驛站經費和卡倫(兵站)供應也被大盛魁包辦,使其在蒙區的活動更為便利。大盛魁資本近億,道光時,三財東的財股,王相卿為3000萬兩,張杰、史大學各2000萬兩,經營範圍之廣、貿易總額之大(一般年份約1000萬兩)、獲利之多,在我國民族貿易史上是罕見的。大盛魁人員極盛時超萬人。
19世紀初,大盛魁的總號遷到了歸化,成為歸化城市場的操縱者。
相關文章
最早與最大的旅蒙商——大盛魁
來源: 綏遠文化吧遠涉草原和沙漠地區行商的馱夫們,要經歷隨時存在的各種兇險,這個生意真正是「富貴險中求」 但也是成就大盛魁商業傳奇的關鍵所在清朝康熙(1696--1697年),時撫遠大將軍費揚古部駐防「殺虎口」,太谷武家堡(緊鄰祁縣曉義) 王相卿;祁縣城內義井巷人張杰,祁縣祁城村
大盛魁發家的秘密
用歷史溫暖現實。大家好,這裡是《山西人pia山西》,我是小鼠。接著上回,我們繼續開講晉商的故事。大盛魁---清朝乾隆年間,由山西商人王相卿、張杰、史大學合作開辦的商號。
「山西文博會」思·晉商|晉商版的中國合伙人,焉有不強之理
在無數走出殺虎口的山西人里,有這樣一家商號聲名顯赫,被稱為大清旅蒙第一商院,名字為大盛魁。最初的「甘門慶」和「伙夫」與無數個山西商人最初的故事開頭一樣,大盛魁最初也是由三個來自山西的窮苦青年起家:王相卿,張杰,史大慶,他們經殺虎口來到歸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
大清第一商號大盛魁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人們還可以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東尚義街看到一處大院落,那裡正是大盛魁用來圈養駱駝的院子。當年歸化城大的商號都自己養著駱駝,其養駝數量占了歸化城的大頭。如大盛魁商號鼎盛時養駝將近2萬峰。
探訪呼和浩特大盛魁舊址,十任大掌柜留給內蒙人的啟示
簡介《大盛魁》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大盛魁的創辦人是三個小販。康熙末年(1724年) 大盛魁總號正式成立。1929年,大盛魁歇業,一直到1947年,大盛魁才徹底散夥。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松柏长青(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98020/
大盛魁体制的继承者与开拓者
在大盛魁中,除了三位创始人外还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可以说大盛魁最终的成功是和这个人串连一起的。
秦钺是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人,少年时期入号做学徒,自小饱读诗书,善于思考,更是拥有一颗救世之心。剧中的秦钺在十多岁时就展现出了超凡的商业意识,他用两个铜板经过几轮的买进卖出为同伴换来了二两银子的发钗。这事被王相卿得知,如果错过了这样的好苗子岂非可惜。
但王相卿招他入号时因秦钺对商人有误解拒绝了,后为还债进入大盛魁,原本只打算在大盛魁呆上三年,在这个过程中却被大盛魁独特的商业作风所感染而留了下来。
王相卿开始做生意时,师傅老采头给了他一个上联:贪心惹祸 十分仍不满足 乃人生大病
要求他对出下联,并告诉他:等你什么时候对出了下联你就会做生意了。王相卿将上联揣在怀里十余年未能对出,直到秦钺出现。
一日王相卿又拿出了那个上联想啊想还是想不出来,于是叫来了小秦钺,秦钺看完后立马就明白其中含义,对出了下联:舍利招财 一味就学吃亏 是处世良方。
按照老采头的说法,我在想,历史的命轮就是要把大盛魁交给秦钺的吧。
在书香堆里成长起来的秦钺最容易吃透大盛魁的文化精髓。出徒后在归化坐庄时,最大的皇商盛德裕崩盘倒塌,秦钺以“财五伙五”的高价让利收购了孙家的三玉茶庄,改名为“三玉川茶庄”,创“川”字牌砖茶。“川”字砖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砖茶品牌,一直流传至今。
三位创始人晚年时期,由于内讧原因导致丢失了科布多十二个旗的生意,秦钺再次前往科布多以求得转机,恰遇科布多因白灾没有草料面临着牛羊巨损的境地。秦钺当机立断让人送去足够的草料解救当地牧民困境,也因此挽回了这十二个旗的生意。
与此同时号里针对继任大掌柜人选的问题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合伙生意走到了岔路口:
一、由其中一家后人担任掌柜——大盛魁散伙;
二、分家——大盛魁散伙;
三、由外姓人担任——白辛苦几十年自家后人还要受罪。
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路可以让大盛魁继续走下去,实现他们未完成的志向,但不管怎样也不能让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商号就这样夭折了啊!王相卿再一次找到秦钺,希冀着能够从他这里找到正确答案,秦钺这次依旧没有让他失望,提出了“职业经理人”的策略。
每一届大掌柜都由前任大掌柜提名,再经由各分庄掌柜商议认可才能上任,三家后人不用管理商号和干涉商号运营,更不需要入号供职,只需分红即可,这样既保证了大盛魁的正常运营也保证了三家后人的生活无忧。
秦钺以高瞻的眼光和大刀阔斧的魄力创建了超越时代的经营管理模式,换句话说他开创了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先河。
我一直在想,秦钺的“禅让制”是与他曾经的书生身份密不可分的,但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书生,秦钺拥有着文人身上的优点、商人身上的智谋,同时具有那个时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可谓是一个文韬武略、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
三位创始人有着自己的创业志向,秦钺也有他的理想和抱负—— 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
一个有抱负的人进仕途,必定是希望能够用才华去感染皇上,去创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家园。但秦钺没有这个机会,他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很清楚皇上是不可能完成他这个心愿,但大盛魁可以。
大盛魁在经过几次悲催的教训后汲取了经验,号内不是大掌柜说的算,谁有本事谁说了算,把“君主制”改为了“民主制”,这个制度让秦钺看到了希望,或许这并不是自己最初的理想,但如果把它按着自己的意愿建成一个遍布草原甚至全国的大商号,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宏图计划。
所以当秦钺知道王相卿把领导位置让的不是外人而是他自己的儿子,还是暗搓搓的时候,他知道这一切都将改变,当即决定退号。王相卿也是懵了,加上军爷的话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私心。也让秦钺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一步就是完成了大盛魁独一无二的商业体制。禅让的方式是和平、民主的推选,体现“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有利于商号内部的团结,协调商号发展。
秦钺期间还发行了“龙票”。传说中的“龙票”是十七世纪清太祖向债权人出具的用龙玺盖章的债权票证;龙票代表了到期一定可以兑现的承诺,表明最高的信用级别。秦钺在乾隆那里得到的“龙票”是乾隆对大盛魁的认可,说明大盛魁是信用最好的商号,这让大盛魁在草原上的生意更是如鱼得水。
开通恰克图贸易开关是王、史、张三位创始人未竟之心愿,秦钺不负前人期望用十年的努力促成了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开放,开辟了横跨欧亚的茶叶之路。
秦钺在任期间让大盛魁的贸易额增长了十倍。对大盛魁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大盛魁的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使大盛魁由一般的商号开始走向了垄断大商业的道路,其威信不在三个创始人之下。
当时大家都一致要求秦钺给自己设立永久身股,他拒绝了:大盛魁的大掌柜都是一层层选拔上来的,都是对大盛魁有贡献的,这样下去拥有永久身股的人会越来越多,拿什么给后来的干活的掌柜伙计分红呢?商号要“舍”,大盛魁的人也要“舍”。为了让后来人断了这念想,秦钺将三位创始人的永久身股改为财神股,并制定了新号规:大盛魁从今往后都不再设立永久身股!
毛主席有句话我很喜欢:没有预见,谈不上领导。
能够预见乃大智慧者,秦钺将很多事都给预见了,也让后来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秦钺走进大盛魁是秦钺之幸,大盛魁能够拥有秦钺更是大盛魁之幸。如果把大盛魁比作一艘船,老采头就是这艘船的总设计师,王相卿、史大学、张杰是这艘船的缔造者,而秦钺则是这艘船的领航者。用他的仁心与智慧带着大盛魁这条船向着更广阔的海域前进。
电视剧《大盛魁》终于快要开机了。
这部电视剧,王新民导演先后抓了十多名编剧参与,大纲写了上十稿,历时四、五年,终于完成了第一部的剧本。
我是在2007年年底参与的。当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如何“出新”。
以往的历史商业题材,特别是晋商题材已经很多,重点在于“诚信”,《乔家大院》把晋商、把“诚信”二字推到了极致。《大盛魁》再写什么?
我自己总结,中国的电视剧,很讲究故事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常说的“魂”。一个没有“魂”的故事,难以给人启发,也就难以引人关注。更重要的是,这个“魂”还要有新意,“吃别人嚼过的馍”,一定是没有味道的。一部有新意的电视剧,首先它的“魂”应该是有新意的。作为一部历史剧,这个新意还不能是编造出来的,而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同时又必须是贴近当代社会热点思维的,对今天有所启示的。
那么,电视剧《大盛魁》的“魂”应该是什么?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拍脑袋冥思苦想,而必须钻到故纸堆里去。于是看了很多资料,并把看资料中的一些感觉写了下来:
当时的感觉,大盛魁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它的制度,那是一种早期的股份制,很有“中国特色”的股份制,于是就像在制度上着手。后来发现不对。第一,这种股份制实际上在晋商中非常普及,不是、也就写不出大盛魁本身的特征;第二,制度这个东西,文艺作品很难描述,老百姓看着没兴趣。
后来,奥运会上一个“和”字启发了灵感。“和”说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文化这个东西,比制度更是“魂”。讲文化的故事,老百姓听得懂,有共鸣,感兴趣。
接着金融危机爆发,更触动了灵感。西方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说到底,是因为西方商业文化骨子里存在某些致命的弊端。我们很多企业,盲目跟随西方商业文化,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以为要做百年老店,唯一的途径就是“做大做强”,结果就难免出现伊利、蒙牛“掺假奶”的情况。
那么,大盛魁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它是如何做到的?除了经营、制度、管理,最根本的必定有一种商业文化在起作用!想到这儿就觉得眼前一亮,于是赶紧去详阅历史资料。
后来人整理、研究了很多大盛魁的资料,王新民导演和内蒙有关机构甚至整理出版了厚厚两大本足有十多斤重的资料书。但是,大盛魁并未留下任何文字史实资料,现存最重要、也是最接近历史的,是内蒙政协在文革前根据访谈口录整理的《旅蒙商大盛魁》(文革后整理成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详细研读之下,电视剧《大盛魁》的“魂”呼之欲出:
中华民族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文化?如果有,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它与西方商业文化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长篇电视连续剧《大盛魁》,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最大旅蒙商号大盛魁创业并成长的真实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十七世纪末,新疆蒙古部族首领葛尔丹进攻并占领外蒙古地区后,继而进军内蒙古地区,威逼北京。在外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部请求下,为保边疆安定,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平定葛尔丹叛乱。然而,在此之前康熙已进行了“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抵抗沙俄等战争,国力受到很大消耗。而远征葛尔丹需要向几千里外的漠北地区运送大批粮草,为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支持这场平乱战争,康熙皇帝决定征召大量民夫运送军粮,允许他们在随军运粮的同时,携带少量商品出关进行交易,以减少需支付给民夫的运费。此举,打破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汉民不许出关交易的禁令,不蒂是当时最大的改革开放政策。基本平定葛尔丹之后,康熙皇帝又批准了“春去秋回”的雁行政策,允许汉民出关种地和经商。此后,执行数千年的“禁关”制度被彻底改革,蒙汉民族的民间交流前所未有地开放了。
在这样的社会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产生一代巨商,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当年,在康熙征讨葛尔丹的大军中,有三个从山西农村走出来的民工,他们是——王相卿、史大学和张杰。正是这三个民工,发现并开发了蒙古草原上的最大商机。
蒙古游牧民族只能生产牲畜和皮毛,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布匹、茶、糖、烟、酒和日用百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康熙开关之前的明清两代,实行定期的边关互市贸易制度。每年一到两次,蒙古各部落组成边关互市贸易团,赶着羊马,长途跋涉数千里到长城各边关换取所需商品。这种方式,显然极为不便,而且不能满足蒙古民族随时的需要。
王相卿他们从中发现了商机,就是为蒙古牧民送货上门。实际上,这就是内地肩挑手扛的货郎担,蒙古牧民称之为“丹门沁”。但是,货郎担好干,“丹门沁”难做。蒙古地区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在王相卿他们面前横着两个巨大的障碍。
第一个差别与障碍是蒙古地区地大人稀。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运送货物要走几千里,送货上门从这家到那家要走几十、上百里。可以想见,“丹门沁”比货郎担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以致于这个商机即便被许多大商号看在眼里,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受这样的苦,去挣那点工钱。王相卿他们从体制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大盛魁采取“人力合股”的方式,入股的都是曾经参加送军粮的民工,他们既是财东,又当伙计,既拿工钱,又得分红。财东都是伙计,伙计都是财东。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吃再大的苦,也是为自己打工出力,从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差别和障碍是蒙古牧民没有货币。也就是没有银子,自古以来都是以物易物。更为重要的是,蒙古牧民拿来易物的主要是牲畜。牛马羊这些牲畜每年只能在夏、秋赶往归化,而归化的货物只能在冬季运往漠北草原。这样就出来一个时间差,在没有货币结算的情况下,就只能实行赊账交易。即大盛魁在冬季将货物运到提供给牧民,牧民在夏季再将相应的牲畜交给大盛魁。对游牧在广大草原的牧民实行赊账,显然具有非常巨大的风险,更何况草原上天灾人祸不断。大盛魁的初期,天灾人祸击垮了他们的赊账生意,财东伙计散摊,甚至史大学和张杰都离开了王相卿。王相卿独自一人,不屈不饶地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由蒙古盟旗政府为牧民赊账提供担保的办法。当然,这是王相卿努力探索的结果,更是蒙古牧民欢迎和需要“丹门沁”的反映。
任何一种商业创新,初期都要经过艰难的探索,才能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而可行的商业模式一旦形成,难免不被其他商号发现和仿效。这就意味着,可行的创新商业模式一旦形成,激烈的竞争必将就此展开。然而,此时的王相卿却沉浸在成功的自得之中,以为可以凭借他的“一招鲜,吃遍天”,想要包揽草原送货赊账生意,对于其他商号要求合作,开出苛刻的让利要求。
对此,王相卿的师傅老采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老采头的祖上是晋商大户,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康熙开关前,老采头独自浪迹草原,做着违法的“丹门沁”。他对于商海的沉浮,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为了提醒王相卿,他给了王一条上联“贪心惹祸十分仍不满足乃人生大病”,要求王相卿对出下联。却被得意忘形的王相卿扔在脑后。
这时,与王相卿有着刻骨爱恨情仇的皇商孙文举,对大盛魁的草原赊账生意进行了一番改良谋划,利用朝廷举行草原楚古拉大会,商议整理赊账生意的机会,对王相卿发起了进攻,把王相卿打了个措手不及。情急之中,王相卿提出“一本一利”的办法,与皇商孙文举抗衡。
所谓“一本一利”,是指在赊账生意中,无论牧民欠债多久,当收取的利息相当于本金时,停收利息,只还本金。也就是说,无论欠债多久,利息也会不超过本金,所以称为“一本一利”。
这个办法,实际上是将财东的利益让给牧民。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停息,欠债一方的压力自然解除,多久才能还上本金,就会成为一个悬案。这样的办法,自然受到财东们的抵制。在楚古拉大会上,财东们(同时也是伙计)与王相卿吵成一锅粥,结果被朝廷大员取消资格赶出会场。
大盛魁由此失去了草原赊账生意,已经运到漠北的货物只好低价处理,亏损严重,元气大伤。为了挽回损失,同时被巨额利润诱惑,王相卿决定铤而走险,与俄罗斯商人进行走私生意,结果被皇商孙文举告发,遭到朝廷边军突袭,烧毁了全部货物,大盛魁最终一败涂地。
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个结拜兄弟身无分文,又被财东逼他们偿还本银,痛感财东见利不见义。当初,是财东舍不得让利,反对“一本一利”,故而丢失了草原生意。现在一败涂地,财东们又上门逼债。王相卿因此决定,一旦有了出路,大盛魁再也不要财东。
走投无路之下,王相卿只好去再找他的师傅老采头,本想借些银两,重新来过。没想到老采头非但不借给他银两,反倒向他指出,大盛魁起家靠的就是大家入股,大家有份,既是财东,又是伙计,才能死心塌地吃苦卖命做“丹门沁”。如果商号是我的,或者是你的,以后谁愿意再去为大盛魁死心塌地吃苦卖命啊?同时,老采头又问王相卿是否对出了下联,王相卿这时候哪有这个心情?老采头闻声怒斥王相卿说,你就知道跟我借钱!难道我这个师傅,就是赔干净了再给你钱的傻财主吗?实话告诉你,对不出下联,就算借给你钱,早晚也是再赔光!哪怕你挣了万贯家财,迟早还是赔干净!
很显然,王相卿这时候遇到的是个两难境地。要财东吧,那就舍不出利,做不了“一本一利”,拿不回草原赊账生意;不要财东吧,从哪儿得到本金和人力资源?
穷途末路之下,王、史、张三人流落在归化郊外的破财神庙中,大年三十只能以香炉中供奉财神的小米熬粥充饥。王相卿灰心绝望,甚至想到了死,兄弟三人抱头痛哭。这时候,打外边来了个牵骆驼的蒙古老人,跟他们讨了粥喝,又在庙中借住一宿。第二天,蒙古老人说去找朋友,托他们代为看管两个箱子。老人一去不回,三人无奈之下决定打开箱子,却惊讶地发现,两个箱子中装的都是银子。三人遍寻蒙古老人不见,疑似财神爷给他们送来的银子。此时王相卿想起师傅老采头对他说过的话,于是三人在财神像前跪下,立誓大盛魁今后就是财神爷的,只立财神爷一个财东,兄弟三人都是为财神爷打工,重振大盛魁。
这样,大盛魁就成为一个古往今来非常独特的、实际上没有股东的商号。王相卿决定,今后大盛魁除了财神爷,不得再有其他财东,也不准借用商号外的资金。同时,为了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他又决定,今后大盛魁的掌柜伙计都可以顶一份身股,也就是为员工设立内部职工股份。这样,财神爷成为一个虚设的“财东”,“财神股”的分红占全部红利的四分之一,永远留在商号中,实际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公积金。而每个员工都可享有身股,则保证了“大盛魁是大家的”的企业实质,保持了大盛魁的员工“既是伙计,又当财东,既拿工钱,又得分红”的传统。
此后,王相卿回乡招徒,挑担赶脚,广结善缘,为夺回草原赊账生意展开行动,但却在与皇商孙文举的争斗中屡屡败下阵来。痛定思痛,王相卿意识到,与皇商争斗终究不是办法,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和为贵,由此他对了一条下联“和气生财草地上挑银子(做生意的意思)没有冤家”,他要跟孙文举“和”。皇商孙文举对王相卿态度的转变十分惊讶,但看在山西老乡的份上,决定让王相卿的驼队运送孙家承办的军供货物。这时,漠北草原的蒙古牧民来找王相卿,说是由于遭灾还不上赊欠,孙家停止了对他们部落的赊账货物供应,请求大盛魁帮忙。由于大盛魁没有做草原生意的执照,为了躲避关卡的检查,王相卿决定“借鸡生蛋”,利用为皇商运送军供货物的机会,夹带自己给牧民的日用货物,送去漠北草原。没想到,他的这招被孙文举发觉,孙文举将计就计,把王相卿几千里运来的所有货物全部进了自己的仓库。而王相卿由于是“走私夹带”声张不得,吃了一个哑巴亏,闹了个鸡飞蛋打,气得大哥史大学拿烟袋锅追着打他,还一个劲地追问:他不跟你和,你咋办?你咋办!
这使王相卿意识到,“和”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他的下联对的不对。王相卿冥思苦想之中,被他招来的徒弟秦越看见。秦越是个爱读书的书香子弟,因为家道中落,不得已做了学徒。秦越看了上联,马上根据它的立意和对仗,对出了下联“舍利招财一味就学吃亏是处世良方”。于是,一副含义深刻又简明易懂的对联从此诞生:
贪心惹祸十分仍不满足乃人生大病
舍利招财一味就学吃亏是处世良方
王相卿由此大受启发,从此把“舍利招财”作为经商法宝。
草原上的羊毛随风飘落,谁捡就是谁的,牧民从不要钱。王相卿却用砖茶向牧民“买”羊毛,结果把无人要的羊毛变成草原上的一项大宗商品。
孙文举发现王相卿做成冻羊肉生意,于是抬高羊子的收购价,压低羊肉的销售价,与王相卿争夺京羊市场。王相卿却主动让出冻羊肉生意,转做冻饺子生意。大年三十,大盛魁从数千里之外,为漠北草原戍边的清军官兵送去冻饺子,此举让乌里雅苏台大将军深为感动,不但给了大盛魁高额军供价格,而且把王相卿被皇商孙文举夺去的货物发还大盛魁。王相卿又把这些货物送给了遭灾的蒙古部落牧民。
三年后,朝廷重开楚古拉会议,王相卿再次提出实行“一本一利”的让利办法,加上这些年来的舍利义举,大盛魁受到盟旗政府、部落王爷和牧民们的欢迎,夺回了失去的草原赊账生意。后来,王相卿又定出一个号规,大盛魁的掌柜伙计每年夏天去草原上收取赊账生意的牲畜时,不得向牧民催帐,牧民能给多少羊马,就收多少羊马。
从此,“舍利招财”、“学吃亏”的商业文化,在大盛魁扎下了根。在大盛魁的厅堂里,供奉着关老爷(蒙古地区认为关老爷是财神)像,两边是那幅对联,上联是“贪心惹祸十分仍不满足乃人生大病”,下联是“舍利招财一味就学吃亏是处世良方”。关老爷像下,供着三样传家宝。一是一条扁担,代表着大盛魁是挑着货物上门送货的草原“丹门沁”。二是两个木箱,那是财神爷送来银子用过的箱子。三是一块石头,据说是称重量用的衡器,代表买卖公平。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