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心惹禍,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 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


五年蹉跎延宕,一朝播出即創收視紀錄,《大盛魁》怎麼做到的?

2017/03/25 來源:影視獨舌
2017年3月7日,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在內蒙古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開播首日,收視率在內蒙古地區就達到4.118,接著日日飈升破五破六,當地眾多媒體爭相報導了這一現象級收視事件。
但最快的報導還是趕不上《大盛魁》收視率的上升速度,3月15日在「315消費者權益日」這個收視熱點中,《大盛魁》收視率破8,達到8.38,接著一路飈升至9.78。當23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中韓對壘來臨,舉國觀球的同時,同時段播出的《大盛魁》並未停止收視飆升的腳步,同國足一起交出滿意答卷,收視率11.014,市場份額30.118,直接跨過10,上升至11,創下了罕見的收視成績。
《大盛魁》是由卾爾多斯控股集團、呼和浩特市政府、內蒙古電視台、玉泉區人民政府、王新民影視工作室等單位共同投資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它並不是一部新戲,從2012年完成製作到如今正式播出,已經過去整整五年。《大盛魁》沉睡五年的原因,在於作品拍攝完成後市場風向發生了轉變,都奔著所謂的商業元素而去。而這部從內涵到鏡頭,再到色彩都相對厚重質樸的作品,在發行上遇到了困難。
但主創團隊表示如今一切都過去了,在屢創新高的收視中已深切感受到觀眾們對這部電視劇的認可。
在內蒙古,《大盛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一位網友寫道,「不能讓假一直占據市場,以劣逐良,我們要看優秀的劇,期待《大盛魁》的播出,曾經以為會成為遺憾,現在這部好劇終於得到重生,也許這就是一個值得欣慰的信號,中國還是有很多人,在認認真真做電視劇。」在電視劇大部分拼小鮮肉、拼美術的今天,一部拼演技、拼故事的正劇,創下了現象級的播出效果,它是怎麼做到的?
《大盛魁》第一部講述了自康熙中期「走西口」拉開帷幕前後,三位赤手空拳的山西漢子在大漠荒原艱難拔涉,九死一生,歷經四十多年的打拚,終於創辦了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故事。在創業過程中他們與蒙、漢、回、滿各民族共同開創出連接歐亞的國際商業大通道「茶葉之路」,譜寫了"一帶一路"上的創業傳奇。
這部劇的總導演王新民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描寫民族商業的電視劇《東方商人》,一舉奪得「飛天」、「金鷹」、「五個一工程」等電視劇大獎,使內蒙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名聲大振。正是對民族商業題材的情有獨鍾,讓王新民制定了《大盛魁》三部曲的創作規劃,他表示,「『大盛魁商號』從康熙中期成立到1947年最終歇業歷時二百多年。因此,第一部播出後,將組織第二部『興業』,第三部『歇業』的創作,將『大盛魁』二百多年的歷史搬上螢屏。如果三部曲都做完,將成為國內最完整地描寫中國企業從生到死全過程的一部電視劇。」
導演王新民(右)
重走古駝道,尋覓真實的「大盛魁」
2006年,當王新民決定將「大盛魁商號」搬上螢屏之際,他就對創作團隊提出,這部戲一是要有真實的歷史感;二是故事要好看,人物要生動;三是有內涵,給人以啟發。「大盛魁」作為清代專營中蒙俄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擁有員工六七千人,遍布全國各省和俄羅斯的分公司八十二家,僅貨運駱駝就有兩萬餘峰,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卻是由三個一文不名的小人物王相卿、張杰、史大學創立的,這不能不說是個傳奇。
但是有關他們創業的史料除了零星的傳說,並無其他記載。為了真實地講述這段歷史故事,王新民說,「當年我們可以依託的史料只有內蒙政協編寫的《旅蒙商大盛魁》。但電視劇要好看,就要有衝突,有故事,有人物,有細節。歷史劇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構建真實的歷史環境和氛圍,才能讓今天的觀眾相信,才能打動他們。」
為了使創作有紮實的歷史依據,王新民便與內蒙古通志館的館長邢野組織史志專家,前往山西、北京、河北、陝西等地,更遠赴蒙古、俄羅斯搜集資料,歷時兩年,編輯出版了二百餘萬字的大型史志圖書《旅蒙商通覽》。這部書收錄了內蒙古大草原東起海拉爾西至阿拉善,內蒙古五百年商貿的發生、發展、衰亡的相關資料,成為電視劇創作最重要的依據。
主創團隊為了構建真實的清代塞北生活狀態,真正是下了狠功夫,王新民說,「比如我們從史料中找到那時期皮囊煮肉、鐵鍬烙餅等生活細節,就融合到創作中,這些細節是無法虛構的,通過一個個細節構建起的衝突和情節,就有了令人信服的真實感。」
《大盛魁》不僅追求細節的真實,更注重環境的真實。為了突現創業者的艱辛,劇組的演職員歷時七個月,不懼嚴寒酷暑,在當年的千年駝道、大漠荒原、高山峽谷、萬里草原、九曲黃河等場景中完成了一場場戲的拍攝。
王新民導演還介紹了劇中讓觀眾們津津樂道的「金錢鼠尾」,「當時80後青年編劇之一的王路沙,為了弄清康熙時期,與葛爾丹大戰的真實狀況,便查閱了很多外文史料,看到當年歐洲人所畫的滿清風俗畫中的民眾髮式與我們現在的影視劇完全不同,便進一步查閱史料證實,清前期的髮式確實只留銅錢大一片頭髮,辮子自然編不粗,也不會長,所以叫『金錢鼠尾』,這種造型與我們從前看的清朝戲雖然很不同,但既然要忠實於歷史,就要敢於做這種突破。」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到《大盛魁》創作者們的認真與嚴謹。
該劇不僅在髮型上追求還原歷史,服飾上也要求符合那個年代,特別是草根民眾的服裝設計,一定要還原他們真實的生存壯狀態。按照導演的要求,曾經擔任《闖關東》服裝設計的鐘佳妮在設計運糧民伕的服裝時突出了「土,舊,破」的特點,與日後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做到了初看土得掉渣,細看真實得奢華。對創作者的這份真誠,觀眾也能感受得到,因而用手中的遙控器表達了他們的認可和推崇。
人設有血有肉,打破「偉光正」格局
劇要做得好看,一是情節,二是人物。有看過《大盛魁》的觀眾在網上發帖說,「劇中人物鮮明,演技更是可圈可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三個人設沒有一個『偉光正』。王相卿(于震飾)有點子、有眼光,可好吹牛;史大學(吳連生飾)有名的『一掌經』,可斤斤計較;張杰(喬振宇飾)『三條舌頭』,會漢語、蒙語、俄羅斯語,一身功夫,卻好行騙。三個主人公性格各異,但又形成互補,所以在經歷了一次次衝突後,最終齊心合力創造了不世的傳奇。」
導演王新民說,「雖然人類社會發展了幾千年,但人類的情感並沒有變化,人性中的優與劣,善與惡,從古至今都是貫通的,所以寫歷史劇中的人物,一定從現實中尋找依據。我們在搜集歷史資料的同時,還搜集了大量現代經商的案例,接觸了一批批或成功或失敗的各類企業家,比如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鄂爾多斯品牌的創始人王林祥,東達蒙古王的趙永亮等等,了解他們在辦企業中遇到的坎坷和解決問題方法,體會他們的真情實感,深入內心理解他們的痛苦與快樂。再聯繫到劇中人物,用具體的情節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才能讓今天的觀眾感同身受。」
拍攝現場
台詞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大盛魁》的語言很有特色,很接地氣,也是取得高收視的原因之一。由於歷史的原因,內蒙古西部蒙漢雜居,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不少詞是蒙漢混合而成,如「賊忽拉」中的「賊」是漢語,「忽拉」是蒙語「忽拉蓋」的簡稱,也是「賊」的意思,兩者結合就形成了對「賊」的強調,說明這個人很賊。再比如蒙語「毛哼」是不好之意,所以錢不值錢了,就稱為「錢毛」了。
再比如內蒙西部方言「日哄」,表示特別能哄騙人,「煽忽」,則是忽悠的意思。由於是用普通話來說,結合前後說話的語境,大部分觀眾都能聽懂。劇中反覆使用這些詞彙不僅有力度,而且生動有趣。王新民講,「這樣做一是想讓觀眾深切體會到內蒙古多民族的獨特風貌,二是也想通過這些朗朗上口的當地方言,將內蒙古的地方文化,傳播給全國的老百姓。」
拍攝現場
劇中大部分演員都是話劇出身,台詞功很好,配音時都要求自己來配,相比當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配音版電視劇,《大盛魁》避免了聽覺疲勞,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聽覺享受。
烘托氣氛,塑造人物更是離不開音樂。內蒙古是歌的海洋,擁有豐富的音樂資源,因此,導演極其重視音樂創作,要求他的老友音樂家王星銘一定要創作出既有歷史厚重感,又為今天觀眾所喜愛的音樂,特別要有幾首能夠傳唱的歌曲,王星銘不負重任,在熟讀劇本後,他多次深入劇組與男女主角探討人物,尋找創作靈感。經過一年,完成了主題歌、五首插曲和216段音樂的創作。
拍攝現場
播出前,有網友點評道:「今年要上映,陸陸續續放出的四組音畫,更讓我們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那個音樂一響起,就能讓人感到身體發麻,直接被帶到了旅蒙商穿過漫漫大漠,冒著風雪去探索的那段歷史,領略到有血有肉的情感。」如今播出僅僅半個多月,那首融合了蒙漢音樂風格的主題歌「一直走,雅不薩爾」已經開始在內蒙古不少地方傳唱。
舍利招財,學吃虧是處世良方
「大盛魁」這三個字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大,是指規模大,『大盛魁』有82家分號;盛,是指事業興盛,鼎盛時期擁有資金一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的一年財政收入才3000萬兩,可以說富可敵國;魁,是指專業之精已成行業魁首」。上到綢緞,下至蔥蒜,「大盛魁」的業務範圍很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辦不到的。老話常說「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可胡雪岩的胡慶余堂不到四十年,只經歷了一代便破產了,而大盛魁歷經二百五十多年,九任大掌柜,最後是因世界格局的改變才關門歇業。
拍攝現場
「大盛魁」何以能百年不倒,它經營的核心理念是什麼?而電視劇的魂又在哪裡?這是王新民及創作團隊時時討論的話題。「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我們認識到是不加限制的貪慾造成了這場社會悲劇,而中國商人秉持的『學吃虧』理念才是對貪慾最好的控制,才是經商的正道。戒貪舍利,正是這一核心理念成就了大盛魁的百年基業。」
王新民接著說,「2009年春節剛過,創作團隊的卓朝陽老師來看我,第一次分析了『學吃虧』的含義,設計了老釆頭讓王相卿對對聯的情節,『學吃虧』就是學會舍。劇中王相卿他們來歸化打拚,一待十年,這是捨棄了親情。為積累資金做成賒帳買賣,他們改一年一分紅為三年一分紅,分紅只能先分百分之四十,這是對個人利益的舍。直到最後在傳承制度上實行的重大改革,傳賢不傳子,無不體現著『舍』。所以王相卿他們創業奮鬥的歷史,就是一個學吃虧的過程,學會舍的過程。」
王新民說,「希望通過這部劇給大家傳播的是,做企業首先不僅要想到自己的利益,還要考慮對方的利益,才能達到合作共贏。這也是一帶一路所宏揚的精神。」
拍攝現場
《大盛魁》與《大宅門》、《喬家大院》等其他商號劇的最大區別是,「大盛魁商號」是持續了兩百年始終保持人力合股性質的企業,而其它兩個都是家族企業。「大盛魁」的獨特之處就是沒有財東,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始終歸商號所有,只要你幹得好,人人都可以得到頂身股,還可以當掌柜,直至商號的大掌柜,這種股權激勵機制,傳賢不傳子的傳承制度,對今天的企業都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另一個區別是《喬家大院》、《大宅門》故事開始,主人公是繼承父業進一步發展,而《大盛魁》則講的是白手起家創業的故事。
《大盛魁》目前正在內蒙古地面頻道熱播中,雖然它的收視率最終會是多少仍是個謎,但這部劇在內蒙古引起的轟動效應必將發酵,逐漸輻射開來。
當採訪結束後,我們看了內蒙古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總監白延旭的一篇談《大盛魁》的博文。他說:「高成本似乎已經成了電視節目生產的一個代名詞,相比而言《大盛魁》投入並不多,但是否好作品並不一定跟投入的多寡成正比。好鋼用在刀刃上,把心思花在怎麼刻畫人物,怎麼講好故事上。拿掉不必要的做作,不需要太多的雕琢,把鏡頭對準人民的艱辛,自然的蒼涼孤寂。有質感的畫面,入木三分的人物性格刻畫,感人至深的情感表達,催人淚下的真誠故事,難道這不是大製作嗎?」
「想想十年前,演員們不計報酬來到劇組,寒冬臘月頂著零下二十多度的西北風,雪窩子裡摸爬滾打,荒郊野外一拍就是一個月,不正是大盛魁『舍』的精神?《大盛魁》的主題立意,註定了只有追求理想化、用真誠的心把劇演好的人,才能走進《大盛魁》的家門。對職業敬畏,對藝術執著,誰能日後不成功。這就是我們對這部劇取得現象級收視的思考。」
【文/吳碧晗】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小分子活胜肽 肽核酸健康分享平台

準提神咒